第一節 常用植物類中藥的鑒別
精選習題
一、最佳選擇題
1.單子葉植物根斷面可見一圈環紋為()
A.髓部
B.內皮層
C.木質部
D.形成層
E.石細胞環帶
2.雙子葉植物根莖斷面可見一圈環紋為()
A.髓部
B.形成層
C.木質部
D.內皮層
E.石細胞環帶
3.下列藥材中不產于河南的是()
A.地黃
B.牛膝
C.當歸
D.菊花
E.山藥
4.生狗脊片近外皮l~4mm處有一條凸起的棕黃色環紋是()
A.石細胞環帶
B.纖維層
C.形成層
D.木質部
E.韌皮部
5.狗脊表面()
A.被粗刺
B.被金黃色絨毛
C.被棱線
D.被硬毛
E.密被排列整齊的葉柄殘基及鱗片
6.狗脊的人藥部位是()
A.塊根
B.根莖
C.干燥根莖和葉柄殘基
D.塊莖
E.鱗莖
7.綿馬貫眾的入藥部位是()
A.塊根
B.根莖
C.干燥根莖和葉柄殘基
D.塊莖
E.鱗莖
8.可以用微量升華方法進行鑒別的藥材是()
A.大黃
B.太子參
C.附子
D.地榆
E.山藥
9.大黃根莖斷面可見“星點”環列或散列,分布于()
A.皮層
B.木栓層
C.韌皮部及皮部
D.髓部
E.韌皮部
10.表面黃白色或灰棕黃色,質松泡,氣微,味微甘的藥材是()
A.玉竹
B.南沙參
C.桔梗
D.地黃
E.山藥
11.藥用部位為根及根莖的藥材是()
A.黃芪
B.虎杖
C.板藍根
D.牛膝
E.黨參
12.川牛膝的藥用部位是()
A.根
B.根莖
C.塊根
D.鱗莖
E.根及根莖
13.斷面有點狀維管束排列成2~4輪同心環的飲片是()
A.防己
B.柴胡
C.龍膽
D.牛膝
E.知母
14.太子參原植物所屬的科是()
A.蓼科
B.毛茛科
C.豆科
D.石竹科
E.五加科
15.《中國藥典》規定細辛的人藥部位是()
A.全草
B.根
C.根莖
D.根及根莖
E.地上部分
16.下列哪項不是細辛的性狀鑒別特征()
A.常卷縮成團
B.根莖橫生呈不規則圓柱狀
C.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
D.氣辛香,味辛辣、麻舌
E.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17.大黃微量升華物加堿顯()
A.黃色
B.碧藍色
C.紅色
D.橙色
E.暗紫色
18.大黃刮去外皮時忌用()
A.鐵器
B.玻璃器皿
C.瓷器
D.木器
E.竹器
19.大黃的氣味是()
A.氣微,味微苦、澀
B.氣清香,味苦微澀,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C.氣微,味微甜而稍苦澀
D.氣特殊,味初微澀,漸苦而辛
E.氣香,味微甘而苦澀
20.大黃藥材橫切面()
A.根部“星點”環列
B.根莖有星點
C.根和根莖都有星點
D.根和根莖均無星點
E.類白色
21.來源于毛茛科北烏頭的藥材是()
A.烏頭
B.附子
C.草烏
D.鹽附子
E.威靈仙
22.何首烏異型維管束的存在部位是()
A.木栓層
B.皮部
C.木質部
D.木栓層內側和韌皮部外側
E.木栓層內側
23.升麻是幾基原的藥材()
A.二基原
B.三基原
C.四基原
D.五基原
E.六基原
24.呈圓柱形,根頭略膨大,可見暗綠色或暗棕色輪狀排列的葉柄殘基和密集的疣狀突起的藥材是()
A.烏頭
B.地榆
C.延胡索
D.山豆根
E.板藍根
25.玄參的氣味是()
A.氣微,味微甜
B.氣特異似焦糖,味甘、微苦
C.氣微,味甜而特殊
D.氣微,味微苦
E.氣芳香,味微甜后苦澀
26.藥材橫切面上具有同心性異型維管束的藥材是()
A.人參
B.當歸
C.太子參
D.白芍
E.商陸
27.以下不是《中國藥典》收錄的半夏藥材及其飲片的是()
A.半夏
B.清半夏
C.姜半夏
D.京半夏
E.法半夏
28.長葉地榆主產于()
A.東北
B.內蒙古
C.山西
D.陜西
E.安徽
29.以下不是《中國藥典》收錄的知母藥材及其飲片的是()
A.知母
B.知母肉
C.酒知母
D.毛知母
E.鹽知母
30.川烏斷面可見多角形環紋,它是()
A.內皮層
B.石細胞環帶
C.纖維層
D.形成層
E.外皮層
31.蓬莪術主產于()
A.四川
B.廣西
C.江蘇
D.浙江
E.臺灣
32.《中國藥典》對川烏藥材的安全性控制表現在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查()
A.雙酯型生物堿的含量
B.雙酯型生物堿和單酯型生物堿的含量范圍
C.烏頭堿類成分的總量
D.單酯型生物堿的含量
E.雙酯型生物堿、單酯型生物堿和胺醇型生物堿的含量
33.附子的來源為()
A.北烏頭的主根
B.烏頭的主根
C.草烏的塊根
D.烏頭子根的加工品
E.北烏頭子根的加工品
34.附子常見的商品規格有()
A.泥附子、鹽附子、白附子
B.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C.泥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D.黑順片、白順片、黃順片
E.鹽附子、黃附子、黑順片
35.鹽附子的形狀和表面特征是()
A.類圓形,表面灰棕色,有鹽霜,較光滑
B.長圓形,表面淡棕色,皺縮,有鹽霜
C.圓錐形,表面黃褐色,有鹽霜,較光滑
D.圓錐形,表面灰黑色,有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
E.不規則圓錐形,表面灰褐色,皺縮
36.呈紡錘形,兩端略尖。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皺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的藥材是()
A.天冬
B.山麥冬
C.麥冬
D.百部
E.射干
37.黃絲郁金的來源是()
A.溫郁金
B.姜黃
C.蓬莪術
D.廣西莪術
E.桂郁金
38.呈長條結節塊狀,長短不等,常數個塊狀結節相連,形似生姜的藥材是()
A.石菖蒲
B.姜形黃精
C.姜黃
D.雞頭黃精
E.延胡索
39.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根的()
A.曬干品
B.蒸制品
C.沸水去皮后煮的加工品
D.陰干品
E.烘干品
40.白芍的主產地是()
A.山東、江蘇、福建
B.河北、山西、陜西
C.貴州、云南、廣西
D.湖南、湖北、河南
E.浙江、安徽、四川
41.白芍的形狀和表面顏色是()
A.圓錐形,表面類白色
B.圓柱形,表面淺紅棕色或類白色
C.圓柱形,表面類白色
D.紡錘形,表面類白色
E.圓錐形,表面黃白色
42.白茍與赤茍的關系是()
A.原植物完全不同,產地加工相同
B.原植物有一種相同,產地加工相同
C.原植物有一種相同,產地加工不同
D.原植物完全相同,產地加工不同
E.原植物兒全不同,產地加工不同
43.味連的原植物為()
A.黃連
B.雅連
C.云南黃連
D.蛾眉野連
E.三角葉黃連
44.哪項不是味連的性狀特征()
A.多單枝,圓柱形,“過橋”長
B.表面黃褐色,有結節狀隆起及須根痕
C.斷面不整齊,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
D.有放射狀紋理,中央有髓
E.氣微,味極苦
45.以下可用鮮品人藥的是()
A.地黃
B.何首烏
C.黃連
D.人參
E.大黃
46.黃連的主要成分為()
A.生物堿
B.黃酮
C.揮發油
D.苷類
E.萜類生物堿
47.白前來源于()
A.百合科
B.蘿蘑科
C.唇形科
D.豆科
E.傘形科
48.黃連粉末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鏡檢可見()
A.石細胞呈紅色
B.中柱鞘纖維呈紅色
C.木纖維呈紅色
D.有黃色針狀或針簇狀結晶析出
E.無變化
49.根莖呈結節狀,皮部易剝落,露出黃紅色木部。氣微,味微苦,久嚼剌舌的藥材是()
A.巴戟天
B.續斷
C.茜草
D.石菖蒲
E.射干
50.延胡索的產地加工方法是()
A.曬干
B.發汗后哂干
C.蒸透后哂干
D.去皮后曬干
E.煮至恰無白心時曬干
51.延胡索的產地是()
A.吉林
B.廣西
C.河南
D.山西
E.浙江
52.苦參來源于()
A.莧科
B.豆科
C.傘形科
D.蘭科
E.百合科
53.秦艽是幾基原的藥材()
A.二基原
B.三基原
C.四基原
D.五基原
E.六基原
54.葛根的來源為()
A.野葛
B.粉葛
C.甘葛藤
D.光果甘草
E.栝樓
55.光果甘草、脹果甘草為甘草的()
A.正品
B.代用品
C.混淆品
D.偽品
E.加工品
56.甘草的主產地是()
A.福建、山東
B.山西、河北
C.內蒙古、甘肅、新疆
D.遼寧、吉林、黑龍江
E.浙江、安徽
57.山豆根的氣味是()
A.氣微,味微苦而酸
B.味極苦,有豆腥氣
C.香氣濃郁,味苦、辛,稍麻舌,微回甜
D.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氣
E.香氣濃郁,味甘、辛、微苦
58.下列哪項無酒炙飲片()
A.狗脊
B.大黃
C.牛膝
D.白芍
E.黃連
59.以下藥材中以塊莖入藥的是()
A.狗脊
B.徐長卿
C.巴戟天
D.澤瀉
E.天冬
60.以下不是來源于豆科植物的是()
A.地榆
B.葛根
C.苦參
D.山豆根
E.黃芪
61.黃芪的氣味是()
A.氣微,味甜而特殊
B.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氣
C.氣辛香,味辛辣、麻舌
D.氣微,味微苦而酸
E.香氣濃郁,味苦、辛,稍麻舌,微 回甜
62.人參組織中樹脂道存在的位置是()
A.栓內層
B.木質部
C.皮部
D.栓內層與韌皮部
E.韌皮部與木質部
63.人參“蘆頭”的含義是()
A.人參的圓柱形主根
B.人參的根莖
C.人參細長的須根
D.人參的不定根
E.人參須根上明顯的疣狀突起
64.圓柱形,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 維性強,并顯粉性的中藥材是()
A.人參
B.白芷
C.白芍
D.甘草
E.黃芪
65.播種在山林野生狀態下自然生長的人參是()
A.園參
B.籽海
C.野參
D.種參
E.山參
66.人參的“芐”是何種器官()
A.支根
B.側根
C.塊根
D.不定根
E.根莖
67.紅參的產地加工方法為()
A.去須根、曬干
B.去須根、烘干
C.不去須根、蒸后干燥
D.不去須根、煮后曬干
E.不去須根、煮后曬干或烘干
68.下列哪項不是“關藥”()
A.人參
B.細辛
C.桔梗
D.防風
E.黃連
69.有一“紅參”藥材,疑似偽品,送檢,經鑒定,其橫切面有多數點狀維管束排成數個同心環,味稍甜,久嚼麻舌,它可能是()
A.西洋參的根
B.華山參的根
C.商陸的根
D.山萵苣的根
E.野豇豆的根
70.三七加工時剪下的蘆頭、支根、須根曬干后,其商品規格分別是()
A.剪口、筋條、絨根
B.筋條、剪口、絨根
C.蘆頭、筋條、絨根
D.蘆頭、腿、須
E.根頭、支根、須
71.西洋參的原主產地為()
A.中國
B韓國
C.西班牙
D.美國和韓國
E.美國和加拿大
72.三七的氣味為()
A.氣微,味苦
B.氣微,味辛、辣
C.氣香,味辛
D.氣香,味苦、辛
E.氣微,味苦而回甜
73.藥材三七的主產地是()
A.黑龍江、吉林、遼寧
B.甘肅、山東
C.四川
D.云南、廣西
E.浙江
74.以下對白芷性狀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表面淡黃色至黃棕色
B.圓柱形
C.質堅韌
D.皮孔樣橫向突起,排列成近四縱行
E.氣芳香,味苦
75.白芷形成層的形狀呈()
A.多角形
B.近方形或圓形
C.類圓形
D.不規則狀
E.近方形
76.以下藥材中,來源于百合科,略呈圓柱形,有結節狀隆起的是()
A.麥冬
B.石菖蒲
C.玉竹
D.土茯苓
E.黃精
77.當歸采收加工中的干燥方法是()
A.曬干
B.煙火慢慢熏干
C.陰干
D.烘干
E.低溫干燥
78.當歸的氣味為()
A.有濃郁的香氣,味甘、辛、微苦
B.有濃郁的香氣,味苦,麻舌
C.有濃郁的香氣,味苦
D.氣微,味甘、辛、微苦
E.氣微,味苦,麻舌
79.當歸的主產地是()
A.東北三省
B.山東
C.陜西
D.甘肅
E.四川
80.以下關于川芎性狀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根莖呈紡錘形,稍扭商
B.表面深褐色,粗槌皺縮
C.體輕,質硬而脆,易折斷
D.斷面散有黃棕色小油點,可見波狀 形成層環紋
E.有濃郁香氣,味甘、辛、微苦
81.川芎的形狀為()
A.長圓柱形
B.結節狀拳形團塊
C.圓錐形
D.扁圓形
E.紡錘形
82.川芎的氣味為()
A.氣濃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B.有特異濃郁的香氣,味甘、辛、咸
C.有濃郁的香氣,味苦
D.氣微,味甘、辛、微苦
E.氣微,味苦,麻舌
83.山藥的最佳采收期為()
A.清明至谷雨
B.春、秋二季
C.秋末莖葉枯萎時
D.冬季莖葉枯萎后
E.夏、秋二季
84.防風的主產地是()
A.四川
B.青海
C.新疆
D.陜西
E.東北及內蒙古東部
85.以下對天南星的描述正確的是()
A.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有麻點狀根痕
B.表面白色或淺黃
C.斷面平坦,潔白,富粉性
D.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
E.質堅實,易破碎
86.具有“蚯蚓頭”,橫切面呈“菊花心”的中藥材是()
A.川芎
B.人參
C.升麻
D.防風
E.三棱
87.具有敗油氣的柴胡是()
A.南柴胡
B.銀州柴胡
C.興安柴胡
D.大葉柴胡
E.竹葉柴胡
88.堅龍膽的主產地為()
A.東北
B.東北及內蒙古
C.東北、河南、江蘇
D.云南、四川、貴州
E.新疆、西藏
89.下列哪一種藥材不是來源于傘形科()
A.白芷
B.當歸
C.羌活
D.白芍
E.川芎
90.下列選項中屬于內蒙紫草特征的是()
A.根呈不規則團塊狀
B.表面紫紅色或暗紫色,皮部緊湊,不易剝落
C.表面紫紅色或暗紫色,皮部疏松,易剝落
D.斷面粗糙,顆粒性,木部黃白色
E.質堅實,不易折斷
91.下列不屬于新疆紫草特征的是()
A.根呈不規則長圓柱形
B.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易剝落
C.體輕,質松軟,易折斷
D.斷面呈同心環,中心木質部較大
E.氣特異,味微苦、澀
92.軟紫草主產于()
A.新疆
B.內蒙古
C.四川
D.安徽
E.江蘇
93.丹參表面顏色為()
A.橙紅色
B.棕紅色或暗棕紅色
C.黃褐色、灰棕色
D.黃棕色
E.淺黃白色
94.黃芩的藥用部位為()
A.根及根莖
B.根
C.根莖
D.塊根
E.塊莖
95.斷面黃色,老根中心枯朽狀或中空,味苦的藥材是()
A.黃連
B.大黃
C.何首烏
D.黃芩
E.黃芪
96.玄參藥材的斷面顏色為()
A.棕色
B.黑色
C.白色
D.黃色
E.紅色
97.玄參加工后能使內部變烏黑的成分是()
A.樹脂
B.揮發油
C.糖類
D.環烯醚萜苷類
E.色素類
98.皮部橫向斷離露出木部,形似連珠的中藥材為()
A.胡黃連
B.巴戟天
C.茜草
D.續斷
E.紫菀
99.巴戟天原植物所屬的科是()
A.玄參科
B.唇形科
C.傘形科
D.天南星科
E.茜草科
100.茜草的人藥部位是()
A.根及根莖
B.根
C.根莖
D.塊根
E.塊莖
101.天花粉來源于()
A.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根
B.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根莖
C.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根及根莖
D.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花粉
E.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花及花粉
102.黨參根頂端具有的瘤狀莖殘基習稱()
A.蚯蚓頭
B.蘆頭
C.獅子頭
D.蘆碗
E.金包頭
103.桔梗的氣味是()
A.氣微,味苦、辛
B.氣香濃郁,味甘
C.氣微,味辛
D.氣微,味微甜后苦
E.氣微,味苦澀
104.黨參的氣味為()
A.氣微,味苦,麻舌
B.氣微,味甘、辛、微苦
C.有濃郁的香氣,味苦
D.有特異濃郁的香氣,味甘、辛、咸
E.有特殊的香氣,味微甜
105.下列關于南沙參的性狀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表面淡灰綠色或淡棕黃色,有縱皺紋
B.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數個空洞的莖基痕
C.斷面黃白色或類白色,有多數不規則裂隙
D.細長圓柱形,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
E.斷面灰白色,皮部散有棕色油點,形成層成環
106.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曬至半干后,反復搓揉3~4次的是()
A.桔梗
B.木香
C.地黃
D.黨參
E.白術
107.木香的主產地是()
A.云南
B.浙江
C.四川
D.江西
E.廣西
108.白術木部具放射狀紋理,斷面可見散生的棕黃色點狀()
A.油細胞
B.樹脂道
C.乳管
D.油管
E.油室
109.白術的主產地是()
A.云南
B.河北
C.甘肅
D.福建
E.浙江
110.要求檢查色度的是()
A.桔梗
B.黨參
C.蒼術
D.木香
E.白術
111.白術與蒼術的相同點有()
A.來源于菊科植物
B.藥用部位為根
C.表面黃白色或黃褐色
D.斷面散有棕黃色油點
E.具敗油氣
112.斷面散有“朱砂點”,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習稱“起霜”的藥材為()
A.川木香
B.白術
C.茅蒼術
D.北蒼術
E.羌活
113.下列藥材中有油室的是()
A.玄參
B.丹參
C.茅蒼術
D.郁金
E.石菖蒲
114.采收加工時需撞去須根及粗皮的藥材是()
A.玄參
B.丹參
C.澤瀉
D.郁金
E.川芎
115.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的中藥材是()
A.川貝母
B.天麻
C.半夏
D.三七
E.郁金
116.半夏的形狀為()
A.類球形
B.扁球形
C.橢圓形
D.圓錐形
E.半圓形
117.重樓來源于()
A.百合科
B.姜科
C.百部科
D.蘭科
E.茜草科
118.天冬的藥用部位為()
A.根
B.根莖
C.根及根莖
D.塊根
E.塊莖
119.具有“葉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鱗毛狀的葉基殘余”性狀特征的中藥材是()
A.羌活
B.延胡索
C.石菖蒲
D.黃精
E.續斷
120.下列選項中不是《中國藥典》規定川貝母的法定來源的是()
A.太白貝母
B.湖北貝母
C.暗紫貝母
D.瓦布貝母
E.梭砂貝母
121.“懷中抱月”是形容哪種藥材的性狀()
特征
A.珠貝
B.青貝
C.松貝
D.爐貝
E.大貝
122.浙貝母粉末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熒光顏色是()
A.亮淡綠色
B.淺藍色
C.藍紫色
D.棕黃色
E.碧藍色
123.表面具有棕色斑點的中藥材是()
A.松貝
B.青貝
C.爐貝
D.大貝
E.珠貝
124.白及來源于()
A.百合科
B.天南星科
C.石蒜科
D.鳶尾科
E.蘭科
125.川貝母是幾基原的中藥材()
A.二基原
B.三基原
C.四基原
D.五基原
E.六基原
126.下列對松貝的性狀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鱗莖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頂端閉合,底部平,微凹入
B.鱗莖呈類扁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端多開裂
C.鱗莖呈長圓錐形,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有的具棕色斑點,外層鱗葉大小相近,頂端裂開而略尖
D.鱗莖扁球形,外層鱗葉2瓣,較大而肥厚,略呈腎形,相互抱合
E.鱗莖外層單瓣肥厚鱗葉,略呈新月形
127.珠貝的原植物為()
A.川貝母
B.暗紫貝母
C.梭砂貝母
D.浙貝母
E.湖北貝母
128.《中國藥典》規定浙貝母的人藥部位是()
A.根莖
B.根及根莖
C.鱗莖
D.塊莖
E.塊根
129.川麥冬主產于()
A.都江堰
B.彭州
C.雙流
D.蛾眉
E.四川省三臺縣
130.麥冬在采收加工時應()
A.低溫干燥
B.蒸透心,敞開,低溫干燥
C.發汗后再曬干或烘干
D.反復曝曬、堆放至七八成干,再干燥
E.陰干
131.山藥的主產地是()
A.河南
B.山東
C.廣西
D.四川
E.貴州
132.姜黃與黃絲郁金的區別是()
A.同科不同屬植物
B.同屬不同種植物
C.同種植物,藥用部位不同
D.不同科植物
E.不同植物,藥用部位相同
133.下列哪項不是姜黃的性狀特征()
A.表面深黃色,有明顯的環節
B.質堅重,不易折斷
C.斷面棕黃色至金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
D.形成層環紋明顯,維管束小點散在
E.氣香特異,味苦、辛
134.溫郁金的藥材來源是()
A.姜科植物溫郁金
B.鳶尾科植物溫郁金
C.姜科植物姜黃
D.姜科植物廣西莪術
E.鳶尾科植物蓬莪術
135.天麻的性狀特征是()
A.角質樣,半透明。氣微,味甘
B.質堅實,斷面較平整,略呈角質樣。氣微,味微苦澀
C.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黑色,微
有光澤。氣特異似焦糖,味甘、微苦
D.質堅實,斷面白色或灰白色,顯粉性。氣芳香,味辛、微苦
E.體重,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氣微,味苦回甜
136.天麻的主產地是()
A.黑龍江、吉林、遼寧
B.山東、甘肅
C.山西、陜西
D.四川、云南、貴州
E.廣東、福建
137.髓部呈空洞狀或分隔的藥材是()
A.何首烏
B.大黃
C.虎杖
D.牛膝
E.商陸
138.有“羅盤紋”這一鑒別特征的藥材是()
A.甘草
B.銀柴胡
C.牛膝
D.商陸
E.丹參
139.某藥材氣微,味稍甜,久嚼麻舌,藥用部位是根。此藥材是()
A.牛膝
B.大黃
C.何首烏
D.威靈仙
E.商陸
140.藥材威靈仙的基原中味辛辣的是()
A.威靈仙
B.鐵線蓮
C.東北鐵線蓮
D.棉團鐵線蓮
E.以上均不是
141.不同來源的威靈仙中味淡的是()
A.威靈仙
B.棉團鐵線蓮
C.東北鐵線蓮
D.鐵線蓮
E.以上均不是
142.棉團鐵線蓮的氣味是()
A.氣微,味淡
B.氣微,味苦
C.氣微,味咸
D.氣微,味辛辣
E.氣微香,味澀
143.表面淡黃白色,略粗糙,質脆,斷面皮部淺黃白色,木部黃色,氣特異的藥材是()
A.葛根
B.柴胡
C.赤芍
D.南沙參
E.北沙參
144.綿地榆的折斷面有多數綿狀纖維,它存在于()
A.皮部
B.木質部
C.隨處可見
D.髓部
E.韌皮部
145.遠志的氣味特征為()
A.氣香,味淡
B.氣香,味苦、微辛
C.氣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D.氣微,味酸、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E.氣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146.下列哪項不是前胡的鑒別特征()
A.呈不規則的圓柱形、圓錐形或紡錘形,稍彎曲,下部常有分枝
B.根頭部多有莖痕及纖維狀葉鞘殘基
C.根上端有密集的細環紋,下部有縱溝、縱皺紋及橫向皮孔
D.斷面不整齊,淡黃白色,皮部散有多數棕黃色油點
E.氣微,味微甜、辛
147.北沙參來源于()
A.傘形科
B.桔???/P>
C.毛茛科
D.莎草科
E.豆科
148.徐長卿的氣味特征是()
A.氣香,味微辛涼
B.氣香,味苦
C.氣香,味微辛
D.氣淡,味苦
E.氣淡,味微苦辛
149.斷面中間有4~10個明顯的類白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環,中央灰黑色,味極苦的飲片是()
A.地榆
B.苦參
C.羌活
D.赤芍
E.胡黃連
150.紡錘形,表面有6~10個隆起的環節的藥材是()
A.白術
B.蒼術
C.三棱
D.澤瀉
E.香附
151.天南星的藥用部位是()
A.鱗莖
B.塊莖
C.根
D.根莖
E.根及根莖
152.知母產地加工時趁鮮剝去外皮,曬干,習稱()
A.知母肉
B.毛知母
C.鮮知母
D.知母
E.鹽知母
153.《中國藥典》規定知母來源于()
A.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
B.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莖
C.傘形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及根莖
D.毛茛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
E.桔??浦参镏傅母稍锔o
154.藥材射干的性狀特征為()
A.紡錘形,表面灰黃色,上部環節突起,有圓形微凹的須根痕
B.表面黃棕色,有稀疏的縱紋
C.質硬,斷面黃色,顆粒性
D.質脆,易折斷,斷面黃棕色,略顯粉性
E.氣微,味苦、澀
155.具有“砂眼”和“珍珠盤”的中藥材是()
A.藁本
B.銀柴胡
C.白蘞
D.三棱
E.射干
156.下列哪味藥材來源于石竹科()
A.山豆根
B.銀柴胡
C.北豆根
D.紫菀
E.白及
157.北豆根來源于()
A.寥科
B.豆科
C.毛茛科
D.防己科
E.罌粟科
158.藁本來源于()
A.寥科
B.豆科
C.毛茛科
D.防己科
E.傘形科
159.藁本的氣味為()
A.氣特異,味微甘
B.氣芳香,味辛、微苦
C.氣濃香,味辛、苦,微麻
D.氣微香,味微苦
E.香氣濃郁,味苦、辛,稍麻舌,后 微甜
160.秦充來源于()
A.毛茛科
B.龍膽科
C.蘿蘼科
D.禾本科
E.莎草科
161.根呈圓柱形,略扁,表面有扭曲的縱 紋,斷面皮部呈墨綠色或棕色的中藥材是()
A.胡黃連
B.巴戟天
C.茜草
D.續斷
E.玄參
162.續斷在產地加工時應()
A.發汗
B.熏硫
C.燙或蒸至無白心
D.曝曬
E.陰干
163.根莖簇生多數細根,多編成辮狀的中藥材是()
A.徐長卿
B.秦艽
C.紫菀
D.百部
E.白及
164.紫菀的藥用部位為()
A.根
B.根莖
C.塊根
D.根及根莖
E.塊莖
165.三棱的藥用部位為()
A.根
B.根莖
C.塊根
D.根及根莖
E.塊莖
166.綿地榆來源于下列哪種植物()
A.地榆
B.狹葉地榆
C.長葉地榆
D.短葉地榆
E.刺地榆